導師介紹
最新法訊
特別資訊
最新開示
學術研討
發心籌贊
首頁
 

 

   
Kathog Rigzin Chenpo Dharma Association 噶陀仁珍千寶總網 版權所有
總會:台北市汐止東勢街201巷307號
/ TEL:(02)2691-3004
中區閉關中心:妙乘法苑 / TEL:(04)2563-0771•大里華嚴精舍/TEL:(04)2481-1529
南區:TEL:(07)555-3249

「法」的重要

指導上師:仁珍千寶六世
撰寫弟子:仁珍能薩

 

一、 皈依「法」的意義

1. 正信建立在「法」上

2. 有見地才能斷惑

二、 菩薩捨身求法

三、 文字般若是法寶

1. 般若為六度萬行的前導

2. 文字般若開示般若智慧

四、 保存法寶的佛教圖書館

「法」的重要

究竟的和平與快樂,肇因於明瞭何者當取、何者當捨的智慧,此智慧可經由研讀佛經和祖師大德的著作而得。佛教經論是難得的法寶,不同於世間的書籍,眾生依之獲證智慧,成就佛道。

一、 皈依「法」的意義

進入佛門,首先是進行皈依,皈依當中最重要的是要具足信心,信心可以分成很多層次,簡單來說,正確的信心建立在正知正見上,有了正知正見,才能如理、如法地正確思維,和依止宗派、上師。通過經論、教理等理性的思維,能對佛法建立理性的信任感,這叫做正信。正信是智慧的信仰,智慧的正信是修習佛法恆常而持中的方法,也是獲得究竟解脫的基礎 。如果是為避禍求福而信仰,或因個人崇拜而信仰,這些都是不夠正確的信仰。信仰若建立在避禍求福上,當所求不能遂願,則對佛法喪失信心;因崇拜個人而信仰,執著則會生起諸多煩惱,造諸罪業。

現今大眾對於佛法多不能如理、如法地信受奉行,常在無知中造業,因此,正知正見的建立和思維是非常重要的。

1. 正信建立在「法」上

建立佛教正確的信仰和思維,必須透過聞法、閱經、研藏等經論教理,來培養佛法的正知正見,這也是歸依法寶的重要意義。皈依法後,除了對佛經的隻字片語,生起真實法寶之想的恭敬心外;應該廣泛閱讀、乃至深入研究經論、教理等法寶,以建立正確的修行知見和智慧。

2. 有見地才能斷惑

修行很重要的部分是心性的修練,心性不改,即使佛法儀式再熟練,誦經持咒再精進,也無法與「法」相應;如果禪定定力很高,可是知見不正確,還可能著魔發狂,所以修行必須依持教法。解、行猶如鳥的雙翼,沒有正確的見地,修行只會盲修瞎練,沒有精進的修持,見解只是說食數寶,所以,知見與修行,缺一不可。如果沒有聞思經論、教理,並以教理反覆思維觀察,智慧力不會無因而生,即使天天枯坐,也不可能得到滋長勝觀智慧的糧食,沒有正確而紮實的見地,很難斬斷煩惱愚痴、生起智慧洞見;如果能深入觀察教理,必然得到正確而紮實的見地,擁有諸法無自性的空慧甘露,斷除累劫以來的煩惱習氣。因此,研經閱藏、反覆思維、培養智慧是非常重要的。

二、 菩薩捨身求法

佛經中記載菩薩為求佛法而捨身、捨財的故事很多,在《集一切福德三昧經》記載,毘盧遮那如來過去生中不惜犧牲性命求取法寶的本生故事:

無量劫前,有位大仙人名最勝,住山林中,具五神通,常行慈心,欲利益眾生,遂至各地求法。
一日,魔天子現身說:「我有佛所說的一句偈。」

仙人答道:「請為我說。」

魔天子說:「若能剝皮為紙,以血為墨,折骨為筆,我就為你書寫此偈。」

仙人心想:「我這身體經歷無數次的生死,有時因為慾望,有時為了謀取財利,百千劫中常受殺、縛、捶、打、訶、罵等的無量痛苦,都沒有得到究竟的利益,而今能以身體換取妙法,太值得了。」
於是仙人將魔天子視為上師,以利刀剝皮為紙,刺血為墨,折骨為筆,合掌向魔天子說:「請為我說佛所得偈,我已如您的要求,剝皮為紙,出血為墨,折骨為筆。」

魔天子見仙人為求法而如此恭敬,便愁悴隱去。仙人求法深切,遂發誓道:「我為眾生不惜身命,剝皮為紙,出血為墨,折骨為筆,如此恭敬求法,我的善根終不敗亡,若我至心誠實不虛,餘方世界大慈大悲能說法者,必當出現在我面前。」

仙人說完此語,一念之頃,淨名王如來及五百菩薩,乘空而來,放大光明,天雨眾花,枝葉花果皆出法音,無量百千萬億諸天來集,仙人得淨名王如來的光明觸身,苦痛皆除,復原如初,無有瘡瘢。
仙人頭面敬禮佛世尊足,右遶三匝合掌頂上,說:「世尊!請作我的老師,我今歸依佛、歸依法、歸依僧,惟願世尊為我說法。」

淨名王佛即為最勝仙人及諸天子、諸菩薩等,演說妙法,最勝大仙得大喜悅,成就聖辯,說法無礙。

《華嚴經》中言,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,以不可說劫的生命而為布施,日夜唯願聞法、依法、解法、行法,於內外財皆能捨施,如果能聽到一句未曾聽聞過的法,即使從享樂的天界,投入鑊湯火海之中,菩薩也在所不惜;對於能說法的人,菩薩更視為難可得遇,恭敬承事,無有勤苦而不能受。

三、 文字般若是法寶

諸佛菩薩從初發心即勤求法寶,研經閱藏,因為經典是「文字般若」 。文字般若
能表達、彰顯實相般若,令眾生證入實相般若。實相本離文字,但是不假文字,無法顯現,所以文字是實相智慧的依托,故名「文字般若」。

1. 般若為六度萬行的前導

般若是實相智慧,實相智慧能徹斷二障、證得圓滿正覺果。一切修行,皆以智慧為主,六度萬行皆隨智慧度而行,而且必須以智慧般若攝持,方能圓滿。尤其現代外境污染嚴重,內心妄念疑惑邪見熾盛,因此般若的空性智慧更顯重要,如果不能聞思正見、依教理思維,生起空性大悲智慧,作為現代的修行人,很容易被外境染污,生起妄念邪見。

2. 文字般若開示般若智慧

佛陀和祖師大德根據自己所證的實相,開示三藏十二部等的經論、教理,就是為了讓眾生藉由文字般若開啟實相般若的空性智慧,從而斷除煩惱邪見。佛陀與祖師大德的般若結晶,依之聞、思、修,返照自心的本源,必能從迷惑中解脫出來,「未成熟者,令其成熟;已成熟者,緣此為境,速得解脫。」(《解深密經.如來成所作事品》)所以,人們必須藉由文字般若,從而觀照起修、證入法身。

四、 保存法寶的佛教圖書館

能妥善保存文字般若的地方,當屬專作書籍館藏的佛教圖書館。鑒於過去,數以千計的珍貴法寶在歷史長河的淘洗中遺失散佚,佛教圖書館的設立成為勢在必行之事,它擔負了保存珍貴資料的使命,並令修學佛道的學子,有豐厚的資料可以閱讀、研究、思維、觀修,培養正知正見、開拓智慧、成就道業、延續佛法慧命和法脈。佛教圖書館是無比智慧之源的寶庫,此智慧寶庫,落實了諸佛菩薩度眾的悲願:

1. 保存珍貴資料。

2. 提供佛子閱藏研經、思維觀修。

3. 整理古今佛典,出版經論、傳記、期刊。

4. 舉辦佛學研討活動。

5. 提供信眾教育和社區教育。

佛陀說,佛經的保存有極大的善業功德,如:長壽無病、容貌端正、智慧增上、學習快速等等。而佛教圖書館不僅具有保存佛經的功能,更是開啟無比智慧之源的寶庫。